四川省首批
     示范性普通高中

专题四 交换与消费

48
发表时间:2010-04-02 13:44

                                                               考情动态分析


  近几年,本单元在高考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其中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高考中的兴奋点;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特点和家庭消费的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也有所增加。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和对2006年社会热点的分析,在2009年高考中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的主要有:
  1.市场交易原则
  运用这一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不讲诚信所带来的危害,分析诚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党和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所作出的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必然性和必要性。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失信行为都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扰乱了经济秩序,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整顿,倡导诚实守信。分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进入市场的危害及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打假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当前所存在的行业垄断现象,认识其危害性,向国家、企业和个人提出合理化建议。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运用这一原理分析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3.影响消费的因素
  运用这一知识可分析下列问题:近几年,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原因是什么;国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公务员加薪、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当前物价平稳,有助于维持家庭正常的生活消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国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4.正确的消费观
  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储蓄率过高和信贷消费等经济现象。消费不旺,与我国的国情不相适应,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建立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的消费观,既要反对超前消费,也要反对抑制消费。分析建立在对自己收入预期正确估计基础上的信贷消费,不是超前消费。国家应加强对科学消费观的合理引导,更充分地发挥消费的作用。提倡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性消费。
  5.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
  据此评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以及作为政府和消费者自身应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社会上出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错误做法进行正确的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运用消费者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谈谈消费者应如何对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充分认识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结合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知识,应认识到提倡适度消费、提高精神消费和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专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且非选择题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命题方式多以图表、数字等作为背景材料,平时复习时注意学会阅读图表。这一部分知识与国家的经济工作、社会生活及个人生活联系都非常密切,切入点灵活多样,适合多种题型的命题。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应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把握。
  考点核心整合
  1.市场交易的原则
  (1)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之所以要遵守一定的交易原则,是因为这些原则能规范市场交易活动,能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有规则地进行。如果没有市场交易原则,整个市场交易活动就会无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的状态。
  (2)市场交易原则的基本内容。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这些原则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而且,这些原则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其中,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也是商品服务交易成功的前提。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之下,销售者和销售者之间、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平等交换的关系。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市场交易中出现的缺斤短两、坑蒙拐骗、黑市交易等行为都严重违背了公平原则。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可以提高销售者的信誉,为销售者带来效益,并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相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非法销售等行为,将损害消费者利益并最终使经营者的信誉受损。
  (3)认识当前我国商品服务市场上商品交易原则的实施情况。例如,广泛开展的“承诺制”“示范窗口”和“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实际上就是对市场交易原则的具体贯彻。
  链接 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必要性。
  答案提示:学生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这两个原则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第二,这两个原则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不要忽视对市场经营者的作用)。第三,这两个原则对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第四,结合当前市场中存在的违反这两个原则的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分析。
  2.商品服务市场
  (1)商品服务市场的含义和内容。①商品服务市场的范围。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三类市场构成的。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不属于商品服务市场的范围。商品服务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商品服务市场上交易的生产资料和服务都是商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有形的商品,服务性活动是无形的商品。
  (2)明确三类市场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把三者区分开来。
  消费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服务市场
  交换形态           有形商品              有形商品              服务活动(无形商品)
  购买者        个人消费者,人数少         各类企业              个人消费者,人数多
  每次交易量            小                     大                     小
  交易方式       复杂多变,流动性大   次数少,固定,专业性强    复杂多变,门类繁多
  商品阶段 最终消费 连接生产与生产性消费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
联系:三者都是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都必须遵守交换规律和原则,都对促进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是由各种市场组成的,如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等,但在这众多的市场中,地位有轻有重,商品服务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这种重要性表现在:首先,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当商品服务市场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才会产生其他市场;只有随着商品服务市场的发展,才会相应提出发展其他市场的需要。其次,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的载体。人们要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市场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企业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只能从商品服务市场上得到供应。离开商品服务市场,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
  3.家庭消费的内容
  (1)家庭消费的含义。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
  (2)家庭消费的类型。家庭消费按消费内容,可以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内容消费和劳务消费。
  4.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客观性。消费者权利的取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不是某个人赐予的。消费者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就越优化,市场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数量和结构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因此,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只是对消费者本身有利,而且对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此外,消费者还享有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及职能。
  (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的解决途径。
  (5)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消费者既要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又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链接 拓展
  消费者的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的联系
  (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就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坚持了市场交易原则。
  (2)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如图所示: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作用。消费不仅仅只是吃穿住用的家庭小事,而是关系到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大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正因为消费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所以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重要性。家庭消费虽然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国家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但是家庭生活绝非与社会无关。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因此,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第一,提倡适度消费是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内容。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低迷,消费需求不振。国家采取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拓展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等有力措施,鼓励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在保持人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以增进人的精神健康,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同步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注重精神消费主要是针对家庭消费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文化消费这种不平衡、不协调的消费现象,指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必须协调发展。家庭收入多了,餐餐鸡鸭鱼肉,上馆子,吃西餐,但家里没有一个书架,没有一本书、一份报,结果整体素质反而差了。这种消费观念必须改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必须重视精神消费,使精神消费的比例在家庭收入提高的前提下得到提高,以利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科学消费是正确的消费观念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落后、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仍然大量存在,不良的消费现象,既有害于身体健康,又浪费钱财,还破坏社会风气,有损于人的道德修养。因此,要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建立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性消费。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是因为:第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国人民就是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去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创造辉煌灿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人口多,底子薄,因此,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更不能丢。第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于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是非常有好处的。
  链接 思考
  如何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答案提示:适度消费应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含义,不要只理解成不超前消费。它强调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一致,量入为出,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也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合理消费。
  社会热点透析
  考题名师诠释
  3+X综合向导
  一、科内综合
  (1)消费者的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的联系。
  消费者的每一权利几乎都与商品交易原则相联系。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的行为,就是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就是坚持了市场交易原则。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在内容上也有一致性。如自主选择权与自愿原则,公平交易权与公平原则,人格尊严受尊重权、知情权、安全权与诚实信用原则等在内容上都是一致的。
  (2)正确把握市场经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是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和宏观调控等要素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商品服务市场上的经营者、购买者及消费者都属于市场主体,商品和服务则属于市场客体,商品服务市场是市场构成中的基础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市场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则属于市场法规的一些内容。商品服务市场是否完善、规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消费是否合理,对经济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都有重要影响。
  (3)商品的购买者(消费者)与销售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购买者与销售者之间是平等的。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尽管交易双方是以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不同身份出现,但都是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市场主体。购买者和销售者机会均等地进出市场,等价交换,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平等归根到底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这是从社会地位和法律原则上讲的。
消费者与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又是不平等的。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它决定着经营者的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它支配着生产者、经营者的资源配置;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人力、物力、财力就越能合理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和生产单位,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顾客就是上帝”“生产要面向顾客,面向消费者”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不平等”是从它们在商品服务市场的不同作用上讲的。
  (4)平等原则与公平原则。
  区别:市场交易中的平等原则和公平原则,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平等强调的是市场主体地位的平等与人格尊严。公平强调的是买卖中的买卖公平。
  联系:平等原则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体现。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分配影响生产和消费。分配联结着生产和消费两头。分配实现不了,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也会影响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分配影响着消费。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一部分变为消费基金,它与积累基金分配的比例是否合理,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直接影响个人的消费水平。
  ④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只有通过交换,消费者才能得到自己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生产才能继续进行。
  (6)与经济常识其他单元的联系。
  ①服务市场渗透着三大产业有关知识,即我们所讲的服务市场是狭义的,限于为生活服务的市场,广义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
  ②市场交易平等的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征相联系。
  ③用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来分析企业如何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用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原理来分析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必要性。
  ⑤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和劳动者的义务与遵守职业道德相联系。
  (7)与哲学常识的联系。
  用两分法看待家庭生活消费的内容是否全面。
  家庭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关系渗透了联系的观点。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渗透了辩证的观点。
  (8)与政治常识的联系。
  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和国家文化职能以及以德治国相联系。
  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依法治国相联系,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二、跨科联系
  与历史学科的联系
  (1)消费的科学性与吸食鸦片的危害。
  (2)消费的作用与吸食鸦片引发的入超,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统一。
  (4)复习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可联系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
  (5)利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来理解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条件。
  与地理学科的联系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工、农业区位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市场导向型工业。
  (2)商品服务市场与商业区。
  (3)复习商品服务市场的特点可联系商业中心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
  (4)复习家庭生活消费特别是旅游这种消费形式,可联系我国的旅游资源有关知识。
三、综合演练


文章分类: 课例分析
分享到: